洋帮办(YBP Community)专搞希望梦想与公益的帮派

http://www.projecthope.cc

希望工程是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为目的,于1989年10月发起的一项公益事业。自1989年推出希望工程至今,影响遍及海内外,成为当今中国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公益事业之一。

希望工程得到了全国各界人士的支持,邓小平曾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名义两次为广西百色的希望工程捐款。希望工程自1989年10月30日宣布实施以来,累计接受海内外捐款25亿多元,改变了260万名贫困学子的人生命运,资助援建了11266所希望小学,已逐步形成了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资助体系。希望工程的实施,唤起了全社会的重教意识,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弘扬了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999年是“希望工程”实施十周年,鉴于希望工程十年来在海内外影响巨大,由中国天文学家发现的一颗永久编号为7497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希望工程星”。经申请,1999年2月2日,“希望工程星”得到小行星国际组织的承认。

迈入新世纪的希望工程战略重点发生了转移,由过去对贫困地区失学儿童的普遍救助,转到对优秀受助生的跟踪培养;希望小学由硬件建设为主转向以教师培训、现代化教学设施配置等软件建设为主;不再直接接受救助失学儿童的捐款。对有意为贫困地区失学儿童捐款助学的人,将介绍其直接与贫困地区乡村小学联系,通过学校安排助学对象。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内容:捐建希望小学、捐助“希望之星奖励基金”(“希望之星”是从全国希望工程受助生中评选出来的品学兼优的学生,“希望之星奖励基金”以奖学金的方式帮助他们继续中学、大学学业,使这些优秀学生得以顺利成长。)捐助希望工程全国教师培训基金、捐建希望网校、捐建希望工程图书室。

希望工程在中国青基会及其授权的各级希望工程实施机构的努力推动下,得到了社会各界、海内外团体、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支持和热情参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实施成果和综合效益,赢得了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高度评价,已成为我国最具社会影响和享有崇高声誉的民间公益事业。

以上文章节录

http://www.china.com.cn/economic/zhuanti/ggkf30/2008-12/17/content_16961933.htm

以下文章摘录自中国希望工程杂志11年2-3月合刊报导

主管:共青团中央

主办: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出版发行:希望工程杂志社

希望工程-中國最具社会影响民间公益事业

依然在公益的起点与终点之间

一个NGO工作者眼中有趣、有发展性的台湾公益项目

世界如海洋,公益团体犹如一叶叶扁舟,承载着一件复一件的公益项目,在此岸和彼岸之间往返摆渡。

公益若有起点,不免始于〝对弱势者的看见〞,或说〝对弱势者有感〞。

面对弱势议题,很难不流于悲情。

公益要能有趣、具开展性,跟参与其中的人有莫大关系。

公益可以被处理得很个人、很私密、为善不欲人知。

公益可能发展到科层分明、资源丰沛、敢为天下先。

公益要普及、深刻、不走形式,起初需要有人先立志投身,但重点不在于又一名先知、英雄、教主的崛起,终究必须让参与其中的所有人感到有价值,感受到付出产生实质作用,才可能持续从事并蔚为社会风气。

仅就〝弱势关怀展现多元新风貌〞、〝投身公益志业趁年轻〞、〝云端人为公益下凡尘〞、〝以梦想燃亮暮年时光〞、〝返朴归真,追求善美人生〞几个面向,分享别开生面的台湾公益项目。

弱势关怀展现多元新风貌

【财团法人爱盲基金会 开心厨房视障料理课程】

http://www.tfb.org.tw/new/index.html

在台湾,做为一个成立逾二十年、辨识度高的公益组织,必已历经转型的千波万折。

老牌组织诸多为难之一,就是创新难。

〝创新〞的基础,除了别具慧眼看见需求,有时得拥有不受捐款者或补助单位左右的自主权。

由五星级酒店厨师授课,财团法人爱盲基金会自2010年推出〝开心厨房〞视障料理课程,叫好又吸睛!授课内容包括:以触觉和味觉辨别叶菜类纹路及区分水果、切菜时如何避免危险、让视障朋友不依靠别人用简单方法烹调出美食,有人因此煮出兴趣,甚至能为家人准备简单料理。

只有5%的经费来自政府委托,爱盲基金会已成功开发自家电子商务平台赚取利润,并与香港、上海的〝黑暗中对话企业〞合作,即将在台开展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企业。盲人将不再只是受助、被同情关怀的对象,藉由担任〝黑暗体验之旅〞的引导者,引领明眼人走出黑暗,体验前所未有的心灵新视界。

【財團法人励馨社会福利事业基金会 台湾女儿节-女性充权新节庆】http://formosa.goh.org.tw/

由外籍宗教人士设立的慈善团体,向来在台湾公益界扮演重要角色。创于1985年的励馨基金会,已成功转型为本土组织,在组织使命方面,从〝保护及协助特殊遭遇的最弱势女性〞起家,到〝标举女性成长过程中容易被忽略的活力、自信、勇气、责任、知识等五大核心特质〞,藉由创造、倡议农历六月初六〝台湾女儿节〞这个新节庆,年年选拔符合并培力符合五大特质的青少女,励馨超越传统慈善救助机构的角色,成为少女及妇女的充权(empowerment)组织。

本土组织发展至极致,最担心的是见树不见林,眼里有本土而无世界观。2002年励馨成为台湾第一个通过ISO质量认证的社福组织,并在2004、2005年连获国际奖项,持续参与或自办国际会议及相关活动,落实本土关怀也与世界同步。

【花莲五味屋 囝仔人的公益人生】http://tw.myblog.yahoo.com/5way-house/

位于花莲县丰田火车后站的〝五味屋〞,极容易被错解只是一间标榜让孩子当家的二手公益商店,其实它更像把虚拟游戏〝第二人生(The Second Life) 〞搬到真实社会上演。

25~35个经常在〝五味屋〞出入的小老板们,是在学校学业表现不抢眼、典型的偏乡弱势孩童,有人不放弃他们,不走传统公益路线,采取跨界整合教育、社福、社区营造的人力与资源,让原本在边缘徘徊的孩子成为〝五味屋〞的发展核心。

边缘人相较于弱势者,从来是主流社会不愿注视的区块,一旦不得不注视,也常以管训、矫正或治疗的角度切入。

〝五味屋〞的创意在于:营造出一个让边缘的孩子感到自在、有归属感的公共空间;同时让愿意付出的人,藉由服务,逐步学习看见身在主流的偏差视角。

〝五味屋〞像是一部及时上演的〝第二人生〞,让没有好的开始的孩子,不至于一路皆输,只能仰望来生。

【南洋台湾姊妹会 新移民在台湾的娘家】

http://funp.com/blogs/info.php?blog_id=26376#p=http%3A//tasat.blogspot.com/

若采纳台湾原住民族是南岛语系族群往北迁移到台湾定居的观点,无疑地,1990年代以来的婚姻移民,再次开启东南亚南岛语族的女性大举迁移来台的契机。

面对新移民,被移入的社会,惯常的氛围是促进新移民尽快融入所在社会,这是移入者的需求之一,却不是唯一。

2003年成立的南洋台湾姊妹会,根源于1995年高雄美浓的外籍新娘识字班,是一个让远嫁来台的移民女性当家做主的立案组织。理监事会20名成员中,14位是取得台湾身份、来自东南亚各国的女性,并由新移民女性担任理事长。

让新移民女性自己人培力自己人,是被移入社会所能展现的最大善意。

不需要怜悯、不寻求施舍、不走悲情诉求,先来后到,一概姊妹相称。

姊妹们说:需要的是一个成长的机会与空间;需要的是尊重与平等。

而姊妹会就是她们在台湾可以依靠的娘家和发声的基地。

投身公益志业趁年轻

【愿景青年行动网协会 化公益为生活习惯】http://www.vya.org.tw/

愿景青年行动网协会堪称是台湾最早以青年为主体,由青年发起、培力青年的立案组织。

这个团队的信念就是:参与公共事务要从年轻开始!年轻没有养成习惯,老了也不会自然产生公益的思维与习惯。

2002年成立以来,即展开鼓动青年投入公共事务的计划,希望在10年内创造出〝青年志工风潮〞,让青年参与公共事务变成一种流行时尚,让公益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份。

透过公共事务人才培训、国际志工计划、受政府委托合作设置青年交流中心及青年志工中心等计划,逐步协助年轻人投入公共事务行列,从最基础的志工参与、服务学习、政策讨论、进入非营利组织发展生涯、成为一个志工企业家等五个阶段,协助青年在不同生命阶段,进行不同层次的公共参与。近几年也结合年轻人对于国际行动的渴望,引介并创造多元的服务方案,从本土社区到国际,一步一步协助台湾青年迈向国际社会。

【台湾青年数位服务协会 导入E化,青年交流无国界】http://www.yestaiwan.org/

台湾青年数位服务协会(Youth E-Service,简称 YES)发展的年代,是年轻人除了留学海外、交换学生、打工假期的风潮之外,又扩充到海外志愿服务的时节,许多高校生把担任海外志工当做个人成长阶段的一枚重要印记。

为累积前人的努力,也为让服务持续不辍,YES的成员们于2007年跳出校园藩篱正式立案,此后招募的志工对象不局限于自己的母校,在台湾各公私立大学中,是相当独特的现象。YES成立时,大部份成员都还在大学本科就读,目前的执行长、办公室主任、国际发展部主任,皆从学生时代投入至今。

YES由青年发起,以青年为主体,透过数位机会发展、数位内容典藏以及数位学习导入等服务,推动缩减国际数位落差,落实跨国青年交流为目标。

云端人为公益下凡尘

【台湾数位文化协会 胖卡巡回台湾计划】http://puncar.tw/

宅男宅女向来被认为生活在云端,与具体社会无链结。

台湾数位文化协会透过〝胖卡〞这部造型可爱的面包车(puncar),促成都市的宅男宅女持续下乡,协助不会使用计算机与网络的人E化。

身处所谓Web 2.0的世界,胖卡除了跑社区教导民众,也协助偏乡公益团体,即使唯一的学生就是该单位的社工,也不放弃。从农夫到县长,胖卡都教过,虽不敢保证学到很多,但至少县长开始拥抱网络,农夫不再排斥鼠标。胖卡的学生,同时也是胖卡的老师,虽不见得真的把偏乡观点带回台北,但至少把乡民智慧带回台北分享。

2009年莫拉克水灾前夕,胖卡已下乡,由台湾数位文化协会伙伴与当地人一起建置莫拉克灾情网络中心,至今仍提供重建各项信息。协会即将迈入第六个年度,推动胖计划两年半以来也扩增到三部车,除了继续投入计算机教学,也要推广科普,胖卡将持续载着云端人游走台湾乡间。

【洋帮办Your Best Partner 专搞希望、梦想与公益的帮派】http://www.ybpc.org

洋帮办是一个不混黑社会、专搞希望、梦想与公益的帮派,从2005年起活跃至今,却不急着立案。

洋帮办不少人出自电子科技业,过去在公益领域挺少见。这帮人共同特质是爱凑热闹、爱管闲事、喜欢快乐。帮友们共同创造有趣的活动,建构互信互助的社群,支持帮友实现生活中的梦想,让帮友玩得有创意,活得很开心,工作和生活两平衡,是他们能以地下组织发展至今的要因。

帮友们的平均年龄是25~40岁,不少成员有留学背景,或正在海外留学、工作中。

未来两年内,洋帮办的目标是把业务拓展到15个会员国建立50个分舵,分舵的定义就是在一个地方吸引有相同梦想的人,将彼此经营成一个跨国整合性的非营利性顾问社群,实践志工企业家精神,透过交换计划,让洋帮办优秀的帮友协助各个非营利性组织成长,并从中自我培养成为社会企业(Social Enterprise)专业经理人的能力或创业的能力。藉由帮助他人、帮助其它非营利组织與社会企业完成他们的梦想的同时,帮友们也落实了自己的梦想。

以梦想燃亮暮年时光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会 不老骑士环岛计划】

http://www.hondao.org.tw/Grandriders/index.htm

好些年来,全世界出生率最低之地是台湾;每十个台湾人就有一名是老人。老年,是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是不能不关注、也肯定会发展的议题;然而和老人相关的公益项目却顶难以〝有趣〞来看待。弘道老人福利基金会推动的〝不老骑士环岛计划〞是例外。

沿途跟随拍摄的〝不老骑士〞纪录片有一幕,超过80岁的老人家骑机车环台等红绿灯的对白竟是:〝喂!醒来,不要再睡了!〞,年轻一辈不复存在的族群对立,在老人家一起骑车环岛过程虽完全无法避免,却也前所未有地在旅行中得到彼此了解的机会。也有人把过世老婆的遗照,带在车上一同旅行。

推展〝不老骑士环岛计划〞这个项目,突显的不仅是圆满老人未竟之梦、不仅是打开族群间的历史心结,更是提醒早晚要老去的我们:索然无味的老年,是社会集体意识对于老年阶段缺乏期待与诚心面对的必然结果。

〝不老骑士〞做为一个起点,此后盼能引燃台湾社会精彩可期的暮年时光。

返朴归真,追求善美人生

【合朴农学市集 返朴归农新潮流】http://www.hopemarket.com.tw/

脱离农业社会近五十年的台湾,正前所未有、方兴未艾地掀起一波波读书人成为〝志愿农民〞,返乡归农,或在都市组织农夫市集的风潮。

最早强调〝农〞、〝学〞必须并重发展,乃源自于台中,一位拥有电机博士身份、曾旅居海外的企业主,中年返台定居后,与一群关切环境、农业及社区互助的人们共同发起。这群成员认为,更多社会大众认识有机农业,就可以有更多农友采用有机农法来照顾土地,整体环境就能永续维护,生产与消费的距离更接近,可逐渐形成一种互助合作的生活模式。他们相信一个万物众生和谐相处、生态永续的农业生产方式,是美好生活的起点与根基。

为达成这样的愿望,有几项重要元素:

(1)美好生活需要众人合作、志愿地简朴过活;因此将这个构想取名为〝合朴农学市集〞,希望透过一群人的交流切磋、互助支持,共同实践〝合作、简朴〞生活。

(2)〝农学〞意味着生活者要向生产者学习、生产者要跟环境学习。

(3)〝市集〞意味着这个团体将是生产者与生活者的组合,人与人的聚集交会。

从这些元素出发,〝合朴农学市集〞开始运作,邀请和呼唤对于美好生活怀抱想象和希望的人们,一起在实践中学习﹕好好生活、好好务农、好好吃饭、好好读书。

不到五年光景,全台有超过20个农夫市集,还在陆续增加中,2010年起开办农夫市集研讨会,相互观摩切磋。

【新故乡文教基金会 从灾区擎起的社会企业】http://www.homeland.org.tw/homeland/index.php

1999年后,台湾人提起埔里不免会被〝921地震灾区〞的印象所导引。其实埔里位居台湾中心,山明水秀、地灵人杰,在地震前早与花莲、台东并列为台湾最后净土。

921灾后重建的主要推手--新故乡文教基金会于地震同年2月诞生,在文化界及社区营造界的人士支持下,原想以埔里为基地,从事最具底层社会改革的文化工作─社区总体营造,以学习为手法,创造一个可持续性的未来。地震发生后,新故乡被时势推着往协力者的角色扮演,展开长期陪伴社区重建事务。

历经11年多岁月,以生态村作为重建主轴的桃米里,建立起实体的〝新故乡见学园区〞。园区最重要的教育中心为日本阪神地震后建成、凝聚百姓共识的纸教堂,纸教堂的渡海来台再生利用,为园区添加特色与助力。开园两年来已超过70万参访人次。

〝见学园区〞将过去台湾社区营造所累积的社会资本,有效转化成社会企业的经营,让非营利组织有新的收入来源,以便让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性价值得以延续并支持公益之推动。

经营社会企业,对新故乡来说,还在起步阶段,兼顾获利与实践社会理想,是莫大挑战,预计2012年还清建园贷款债务后,社会企业的运作可望更加成形。

综观以上各个公益项目,从传统慈善的转型、创意开发、专业深化、年轻人的自觉投身、回归认同乡土、呼应国际化发展,到进行社会企业的创业探索,是台湾公益领域不谋而合的大趋势。

有些组织因治理有方而具有发展性;有些组织因创意独到而饶有趣味;有些组织因成员本身之独特性既有趣又具发展性。

公益的起点,若是对现实缺憾的补偿或补救措施,那么公益的终点,该是止于对美好人生境界的想望、追求、与不断趋近。尽管明知到不了最后终点,依然坚持身在公益的起点与终点之间,是做为公益团体的痴心。